针灸治癫效果-针灸治疗癫痫常取穴
风池穴,7种刺法治病各不同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跷脉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临床应用也很广泛,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癫痫、视神经萎缩、近视、耳鸣、足跟痛等。关于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进针深度,各家说法不一。多数古籍记载风池穴宜直刺3-7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提出可针1寸2分,《循经考穴编》提出透刺1寸5分。
上海市名中医严君白教授认为:针刺或艾灸(间接灸)风池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阳气盛,气血通,风寒之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风池穴的临床运用绝不限于上述这些疾病,只要患者出现阳气不足、正虚邪恋的证候,都可以从风池穴入手。
严教授对风池穴常施以下7种刺法。
常规浅刺法
1.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主治多种疾病。 用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0.5-1.0寸。感应要有局部酸胀,或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扩散,可主治各种头痛、颈性眩晕、耳性眩晕、感冒、不明原因的发热、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耳鸣、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癫痫、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鼻为肺之窍,向鼻尖方向针刺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效果更为显著。
特殊深刺法
2.针尖斜向内上、对侧眼窝方向深刺,主治头面部疾病。 取2.5寸毫针,用小幅度捻转法,向对侧眼窝方向靠颈椎深刺,可达2寸以上,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1寸。此时多出现较强的针感,循胆经向上,传至耳颞部及头顶部,再向前传至前额,直抵眼部。患者得气后,可感到头痛、头晕、头沉、目眩、面痛、耳塞等症状减轻或消除。
3.针尖向同侧鼻旁平直刺入,治疗中风后遗症。 刺法同2,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
眼窝下2.3寸,针感或同2,或向上、下肢及躯干传导。对于中风后偏瘫或半侧肢体麻木等疗效较好。
4.针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 取2寸毫针向咽喉方向刺入1.5-2
寸。风池穴深层解剖示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故针刺可改善椎动脉供血。另外,风池为胆经要穴,“胆主决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窍,通利咽喉之功效。
5.针刺方向微向外(颞侧),主治偏头痛、重度失眠等症。 取3寸毫针,针刺方向对喉而稍向外,进针2.5寸,针感向头部同侧阳白穴放射。风池穴向外斜刺,直达病所,有行血祛风止痛之功效,不仅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效果显著,对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痰浊上扰、气血亏虚之头痛亦有极好的疗效。
6.针尖向同侧口角下方刺入,治疗躯干、颈项、四肢以及咽喉、气管等疾患。 针刺向同侧口角下方,过颈椎,深度可达2-3寸,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3.3寸,此时针感除循胆经上传外,向下可达同侧上、下肢和躯干,局部可传到喉部附近。
透刺法
7.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主治颈椎病等症。 取2.5寸毫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进针1.5-2寸。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类似于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为显著。
严教授经验:施针者宜气定神闲,抱元守一,仔细感觉针下气血之流动和患者的反应,深刺进针后若无针感,可退针稍变方向再刺入,随着针刺的逐渐加深,可出现第1次针感(浅刺),第2次针感(深刺),后者较前者更为强烈。深刺法对顽固性疾病疗效较好。但是,在进针时,要时时与患者沟通,针感过于强烈的,或患者有眩晕、恶心、出冷汗、心悸等不适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停针。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针刺风池穴不当所致医疗事故,虽然不及风府、哑门两穴多,但也有报道。针刺过深,位置偏斜可以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风池穴的中间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如针刺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风池穴的安全深度,人体解剖学家也做了很多研究。
杨占林《关于风府、哑门、风池穴直刺深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向对侧眼球方向1-2寸,无进颅危险;②针向前方直刺和针向鼻尖同样深度,以及左右透刺(横刺)更深(50-75mm),亦无进颅危险;③针向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最易进入颅腔,此方向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对应。针向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左风池(向右耳屏):男性均值(41.21 3.82)mm,女性均值(43.88 4.61)mm;右风池(向左耳屏):男性均值(41.21 3.6)mm,女性均值(43.19 4.71)mm。安全深度应在此范围内。但数据只作为参考,临床运用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考虑个体差异,对瘦人适当减少进针深度,经验不足者还可使用艾灸和推拿手法,假以时日,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严教授在实践中总结:风池穴的进针方向、深度不同,针感将随之而异,所获效果亦不相同,换言之,要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应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想要验证是否达到治疗要求,则需通过“气至病所”的客观反映来判断。
头皮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编者: “方氏头皮针”是方云鹏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因方医师在蓝田县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故“头针”被人们誉为“蓝田头针”。1976年,考虑到头针,主要只是在头部的“头皮”部分针灸,故又改名头皮针,为了有别于兄弟省市同期出现的头针等,也方氏将其更名为“陕西头皮针”陕西头皮针的创始人名方云鹏,方氏原本在德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九年制医学院学习,打下降扎实的西医基础,解放初被称为“西安一把刀”。后在1958年因一特殊病例,开始注意头部具有特殊功能穴位的研究。1969年下放农村时开始对头皮针(当时叫“头针”)的大量使用及研究推广。1976年,考虑到头针的进针部位以头发覆盖的头皮部为主,方氏正式将自己创立的头针治疗体系命名“头皮针”。在头皮针的研究中,方氏提出的伏脏伏象理论是对中医脏腑辨证以及形象理论的深入发展。它完善了总经络中枢与末稍经络中枢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经络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因其有独到的功效,方氏头皮针理论获得了国家 科技 进步三等奖。
方云鹏简介:
方云鹂,男,河南省淮阳人,生于1909年。193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早年从事西医外科工作。1948年开始自学中医针灸,I952年进修于中央卫生部针灸实验学习班,1958年10月在西安市《卫生通讯》上发表了题为《试用针灸代替止痛药和强心剂》的论文,先后编著《针灸万年历》、《针灸日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环钟图及其应用》等书。并将《针灸万年历》改编成BASICI程序,输入微型电子计算机,方氏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病,对“头皮针”等新的针灸方法,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均已著书出版。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在临床实践之中,方氏发现头部存在着未被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包括的穴区。经过数以万计的患者,150多种疾病的治疗观察,使头皮针穴区不断完善, 共发现7个穴区,21个可用于治疗疾病的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射区,并对其理论作了一些探讨。
1.穴区定位及主治
(1)伏象:其穴区形似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
①头颈部:冠状点前约长3 cm,宽2cm,其中头长、宽均2 cm,颈长宽均1cm。
②上肢:由冠矢点沿冠状缝至蝶顶缝(翼点),其长11cm,其中由冠矢点至伏象肩2 cm,肩至肘3.5cm,肘至腕3.5cm,腕至手指尖2 cm。(左右上肢相同)。
③躯干:由冠矢点至人字缝尖共长1401X1,分为背、腰、臀三 部分。背部长6cm,宽3cm(分上、中、下三部,各占2cm)。腰部长4cm、 宽2 cm(分上下腰各长2cm),臀部长4 cm,宽3cm,分上下臀,各占2cm。
④下肢:由人字缝尖沿人字缝向下至星点,共长9 cm,分髋、膝、踝三点, 由人字缝尖至髋长1.5cm,髋至膝3 cm,膝至踝3cm,踝至足趾尖1.5cm。
伏象主治: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 痛、偏头痛、耳聋、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炎、脑炎后遗症、脑震荡、神经衰弱、癫痫,失语、植物神经紊乱、偏瘫、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冠心病、心律紊乱、腰肌劳损、乳腺炎、眩晕证等。
(2)伏脏:是横伏于前发际部位的左右半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形图。其头 向额正中线,足向额角,分上、中、下三焦,总长6.5cm。①上焦:包括横膈 以上的胸部内脏、上肢、皮肤感觉和大脑思维,共占3 cm。上焦的前2 cm为头 颈部,其宽为发际上1cm,下0.5cm。从额正中线旁开2cm,前发际上2 cm作为一点,再以额前发际正中线旁开1cm,其上3.5cm作为一点,两点连线即伏脏 上肢部位,分为下、上臂及手部,约各占0.5001。上焦之后1001,发际上2 cm, 下0.5cm宽为胸部。②中焦:脐以上膈以下内脏及躯干皮肤感觉,长1.5cm,发际上宽1.5cm,下宽0.5cm。③下焦:脐以下内脏皮肤感觉,、生殖系统,共长2cm。其下焦之前1.5cm,际上1.5cm,际下0.5cm的小腹、臀、髋部。下焦之后0.5cm,际下1 cm为膝至踝部,际下1 cm再向下0.5cm处为足部(左右侧穴区相同)。
伏脏主治:内脏和皮肤异觉疾病,对全身的痛、触、冷、热、麻、痒、紧束 感之类尤为显著。如胃痉挛,胆囊炎,腹泻,痛经,肠绞痛,.月经不调,三叉神 经痛,自汗,心悸,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皮肤褒瘅症,荨麻疹,神经性 皮炎,酒渣鼻,牛皮癣,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3)倒脏、倒象:位于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即中央沟前回和中央沟后回在头皮表面的功能定位区。其主治感觉、运动中枢功能异常疾病。
(4)21个穴位。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①说话--运动性语言中枢投影区,主治:运动性失语、发音困难、口吃、舌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唇肌麻痹、大脑发育迟缓、舌颤等。②思维--位于左右额骨隆突之间。主治:智力减退、呆滞、癔病、幻听、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共济失调、神志不清、神经官能症、胃溃荡等。③书写--书写中枢投影区,主 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失语、失血症、高血压、低血压、肺气肿、皮层性浮 肿等。④记忆--识字和阅读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读症、记忆力减退、头 痛、头晕、耳鸣、心惊、腰酸腿痛、遗精、失眠、头昏头木、浮肿、气短、大脑 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等。⑤信号一信号中枢投影区,主治:感觉性失语症、癫痫、失眠、神经性头痛、癔病、精神病、理解力减退、健忘性失语、大脑 发育迟缓。⑥运平--运动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语证、末梢神经炎、震 颤性麻痹:脑血管意外、共济失调、指端红痛症、风湿性关节炎。⑦视觉--视觉中枢投影区,主治:视觉障碍、幻视、视野缺损、视网膜炎、角膜斑翳、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炎、玻璃体混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眼睑痉挛、头痛、 头昏、头晕、鼻妞。⑧平衡--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偏瘫、眩晕、全身性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巴金森氏综合征、语言障碍等。⑨呼循--呼吸、循环中枢投影区,主治:心肺机能失常引起的咳嗽、气喘、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⑩听觉--听觉中枢投影区,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癫痫、幻听、同侧偏 盲、髙血压、目痛、癔病、腹内胀满等。?嗅味--嗅觉、味觉中枢投影区, 主治:嗅味觉迟钝、嗔味觉障碍、急慢性鼻炎、癫痫、记忆力减退、头晕、偏头痛、流诞、感冒、湿瘆、牛皮癖等。
注:以上穴位,除“思维”外,其余均为双侧对称。
2.取穴与配穴方法
(1)相应取穴:机体某部有病,即在伏象、伏脏、倒脏、倒象的相应部位 取六,如腿病,取伏象或伏脏的下肢相应部位。
(2)仿体取穴:是根据经络、脏象以及阴阳五行辨证取穴理论,摹仿体针 取六的各种方法,在“伏象”、“伏脏”、“倒象”、“倒脏”上精细应用,进行高度 集中施治的取穴法则。如:胃脘胀痛、呕吐,可在“伏脏”中焦胃取穴,亦可在 伏象的“中脘”穴相应部位取穴。
(3)特定取穴:即据中枢穴具有的主治作用取穴。如耳鸣耳聋取听觉穴。
(4)米式取穴:就是在伏象、伏脏等左右肢体对称,或重叠,或交叉取穴。
(5)配穴方法:①“伏象”和“伏脏”相应部位配六。②倒象和倒脏相应部位配合。③伏象和倒象相应部位配合。④伏脏和倒脏相应部位配合。⑤伏象、伏脏与中枢穴相配合。⑥头皮针穴位与其它针法相配合。
二、医案选
例1 :瘘证(脊髄炎后遗症)
张XX,女,32岁,陕西蓝田县孟村公社人。1972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1972年2月某日,发烧,咳嗽,周身疼痛,四肢痛甚。三个月后即感下肢发凉,继则瘫痪,卧床不起,右腿较重,食纳减少,身体消瘦。同年8月曾去西安市某院诊治,诊断为:①脊髓炎后遗症。②脊髓蛛网膜炎。给药:地巴唑,维生素氏(用量不详),服药后病情无变化,嘱其回家治疗。于今来本院治疗,患者身体消瘦,下肢发凉软瘫无力,不能站 立,需两个人搀扶。
处方:伏象下肢(双),倒象下部(双)。
治疗经过:手法采用飞针法,留针45分钟?1小时。病情逐日好转,第8次患者即可单独来院就诊,共针9次,基本痊愈。1973年4月14日随访,能参加正常劳动。
按脊髓炎后遗症,系中医痿证范畴。临床以笳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 不用为其特点。该病例为感受温热病邪,燔灼阴津,阳明经脉不调,宗筋弛纵而发痿证。头 皮针“伏象”为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为总运动中枢,临床实 践证明:对运动系统、血管系统的疾病有良好效果,山东大学生理教研组实验观察,计刺它 可提高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兴奋性。故治疗该病取伏象和相应部位,配以倒象获良效。
例2 :震颤(脑炎后遗症)
潘X,女,4岁,河南鹿邑县试量公社潘村人。1972年9月3日初诊。
患儿于今年6月底患肺炎,在当地某医院住院治疗1月余,出院后留有后遗症:四肢抽 搐、浑身震颤、伸舌、瞪眼、不会说话,吃饭吞咽都较困难,曾服中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显。
处方:头皮针疗法,伏象头部,伏脏上焦头部,说话穴。
治疗经过:手法飞针直刺,留针30分钟。第一诊后患儿即会哭啼;第二诊加倒象口部穴区,患儿哭声变柔;第三诊加伏象上下肢穴区。治疗9次后休息四天,复诊,患儿已会跑着玩耍,拿着东西吃,四肢抽搐,伸舌,瞪眼等症已消失,但说话不太清楚,又针5次,患儿 会叫“爸爸”、“妈妈”,基本痊愈。
按“伏象”为治疗运动性疾病的有效穴区,“伏脏”对感觉系统的疾病疗效好,本 病病位在大脑,故取相应的头部。说话穴,为脑皮质语言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主治运 动性失语症,以上穴位共用,能够促进脑炎后遗症的恢复,获满意疗效。
例3 :胸痹(冠心病)
陈XX,女,38岁。1981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于1980年夏天开始出现胸痛、胸闷,并渐渐加重,劳则更甚,伴心懂气短,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善太息,面色不华,舌质暗紫,苔薄白,脉沉细。检査:心电围提示:
心肌劳损;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胆固醇200mg%,三酸甘油酯113mg%。脑血流图:各脑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弹性差。眼底:动脉硬化II期。血压90/60mmHg。
处方:头皮针疗法。伏脏的心胸部,倒脏中焦相应部位,配伏象、倒象的相应部位,呼 循六等。
治疗经过: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疗程,每次留针30分钟,5次休息二天,共治疗四个疗程。复查结果:心电图:大致正常。血脂:正常。左心功能:大致正常,较81年10月30日 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血压120/80mmHg。脑血流图,胸透,眼底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觉胸痛消失,胸闷好转,仅上搂时感到气短,精神好,食纳、二便正常。
按胸痹一证,为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心失所养而致。系西医冠心病。治宜活血通络。实验证明头皮伏脏、倒脏相应穴位具有降血脂作用,并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侵 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増加每搏输出量使冠脉贯注量增加,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即起 到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作用,故能使病愈。1982年采用本法,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 疗观察,其症状消失和减轻的总有效率为96.5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7.5%,血脂有明显下降(P
气之阴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长强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气之阴俞穴的定位 8 气之阴俞穴的取法 9 气之阴俞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气之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气之阴俞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气之阴俞穴的配伍 14 文献摘要 15 气之阴俞穴研究进展 15.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15.2 对心脏的影响 15.3 用于针麻 15.4 治疗经闭 15.5 治疗婴幼儿腹泻 15.6 治疗肛裂 15.7 治疗痔疮 15.8 治疗癫痫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气之阴俞 1 拼音
qì zhī yīn shù
2 概述气之阴俞为经穴别名,即气之阴郄(出《针灸甲乙经》),是长强穴的别名[1]。《西方子明堂灸经》作“胸之阴郄”,又作“气之阴俞”[1]。
穴位 长强 汉语拼音 Changqiang 罗马拼音 Changchiang 美国英译名 Long Strong 各国
代
号 中国 GV1 日本 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 富耶氏 IVG1 德国 LG1 英国 Gv1 美国 Go1
长强为经穴名(Chángqiáng GV1[2],DU1[3])。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长疆[4]。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属督脉[2]。长强是督脉的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会[2]。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3 长强穴的别名
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
4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5 穴名解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强,有强盛意。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6]
6 所属部位尾端[7]
7 气之阴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长强穴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8]。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与 *** 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4]。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长强穴在督脉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8 气之阴俞穴的取法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 *** 连线之中点取穴。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与 *** 之间的凹陷处取穴[9]。
9 气之阴俞穴穴位解剖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 *** 神经的分支,肛神经, *** 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9.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 *** 外括约肌深部→肛提肌[10]。
9.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肛神经皮支( *** 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肛神经肌支和肛动脉( *** 内动脉分支)分布[10]。
布有尾骨神经后支, *** 神经;以及 *** 动、静脉分支[4]。
10 气之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长强穴具有解痉止痛,调畅通淋的功效。
长强穴有通任督,调肠腑作用[2]。
长强穴为督脉首穴,督脉挟脊而行,为诸阳脉之长,“入属于脑”,故既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前阴、肛肠及腰骶病,又能治疗神志病[11]。
长强穴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6]
11 气之阴俞穴主治病证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及尾骶部疼痛等[2]。
长强穴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4]。
长强穴主治痔疾,脱肛,便血,泄泻,痢疾,便秘;癫痫,癔症,瘛疭;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腰痛,尾骶骨痛;呕血,遗精,阳痿,疝气[9]。
长强穴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10]。
长强穴主治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 *** 湿痒,尾骶骨疼痛 ,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12 刺灸法 12.1 刺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0]。
先进针至皮下,再与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 *** 和尾骶部,有时针感沿督脉向上传至腰部[9][2][4]。
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
注意:针刺长强时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10]。
12.2 灸法可灸[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一般不灸[9][10]。
13 气之阴俞穴的配伍长强穴配承山灸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痔疾[2]、便结。治久痔[9]。
长强穴配百会、气海治脱肛[2]。
长强配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长强穴配腰奇治癫痫[2]。
长强配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的作用。治大小便难[9]、淋症。
长强配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治小儿惊痫[9]。
长强配百会、脐中,治脱肛[9]。
长强配命门,治赤白痢[9]。
长强配大肠俞、承山、百会,治脱肛[9]。
14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针灸甲乙经》:痉反折,心痛,气短,尻濇,小便黄闭,长强主之。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厚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小儿惊痫,瘛疭脊强,互相引,长强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疭,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
《针灸聚英》: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
《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 *** 大痛穴为真。
15 气之阴俞穴研究进展 15.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家兔的“长强”,对原来结肠紧张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进,而对结肠紧张度增高者则可使之减弱[9]。
针刺家兔“长强”,能调整结肠运动,使实验性结肠低紧张度者内压升高,高紧张度者内压降低[2]。
15.2 对心脏的影响给狗以轻度的氟烷麻醉,然后针刺长强,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和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9]。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6]。
15.3 用于针麻据报道:长强、水分穴针麻用于多种妇产科手术,有效率高达97%[2]。
15.4 治疗经闭取长强,刺1寸,用强 *** ,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5.5 治疗婴幼儿腹泻取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15.6 治疗肛裂长强穴埋肠线。
15.7 治疗痔疮长强配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15.8 治疗癫痫针道窥径——经络之任脉(Ren Meridian,CV)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向前上行于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见图2-77)。 任脉共24个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也可治疗神志病。
1. 会阴 (CV 1)
定位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在大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78)。
主治①溺水窒息,昏迷,癫狂痫;②小便不利,遗尿,阴痛,阴痒,脱肛,阴挺,痔疮;③遗精,月经不调。
体会直刺0.5 1寸;孕妇慎用。会阴穴在气功里是很重要的穴位,但是由于位置的原因,针刺取穴时我从来没有用过它。倒是现在有一种灸凳,人坐上去,就可以灸会阴穴,我们一般用它来治疗前列腺炎、小便障碍等。疗效还是比较好对。
2. 中极 (CV 3) 膀胱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见图2-79)。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②遗精,阳痿,不育;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体会直刺1 1.5寸;孕妇慎用。中极是膀胱经的募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中极刺法有两种,一种是直刺,一种是斜向下方刺。在治疗月经病,盆腔炎的时候,一般是直刺,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时候是斜刺,遗精阳痿不育也是斜刺。斜刺针尖向下,要求针感能够直通尿道。治疗尿潴留的时候,患者膀胱充盈,憋胀感很明显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深刺,容易刺破膀胱,但是这种几率很小,因为膀胱壁还是很厚的,只有在极度充盈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3. 关元 (CV 4) 小肠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见图2-79)。
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②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③五淋,便血,尿血,尿闭,尿频;④遗精,阳痿,,白浊;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
体会直刺1 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关元穴又称下丹田,是治疗脱证虚劳的要穴。灸关元大补元气,除了肾阴虚明显的人,其他体质虚弱的人都可以使用。灸关元也可以补脾气,治疗腹泻脱肛;可以固肾气,治疗遗精;驱宫寒,治疗痛经、闭经。所以不是说只有阳气虚的人才可以用。只要阴虚不是很明显,都是可以灸关元保健。大家没法判断的时候,可以先尝试艾灸,如果没有上火,就可以用。丹田气足,人的精神才健旺。针刺时以直刺为主,如果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中极穴刺法。
4. 石门 (CV 5) 三焦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见图2-79)。
主治①腹胀,腹泻,痢疾,绕脐疼痛;②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③遗精,阳痿;④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体会直刺1 1.5寸;孕妇慎用。石门穴用的比较少,因为补肾大多是用气海、关元。如果是泌尿系统疾病就用中极,但是石门是三焦经的募穴,可以用于一些气血水液代谢障碍的疾病,比如腹胀、大小便不通、闭经等。
5. 气海 (CV 6) 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见图2-79)。
主治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⑥水肿,气喘。
体会直刺1 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在任脉脐下这几个穴位中,气海和关元是偏重于补益,其他偏于泻法,气海顾名思义是阳气之海,主要用于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症。所以也多用灸法。还可以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疾病以及腹部疾病。和关元比较而言,关元偏于肾气,或者和肾精密切相关,主要为先天之本。而气海穴无论肾气、脾气还是肺气都与其有关系,为一身之气所系,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和气短。灸气海补的是气,灸关元补的是肾。
6. 神阙 (CV 8)
定位脐窝中央(见图2-79)。
主治①阳气暴脱,形寒神惫,尸厥,风痫;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③水肿,鼓胀,小便不利。
体会一般不针,多用艾炷隔盐灸法。神阙这个穴位大家都知道,就在肚脐上,肚脐不容易清洁,所以一般是不扎针的,多用艾柱隔物灸。我自己也尝试过隔姜灸。把生姜片扎上很多眼,把艾绒捏成柱状或者直接将艾条剪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用香点燃,让它缓慢燃烧到局部疼痛时挪开。神阙穴也可以用来按摩,多是用手掌面来按揉,治疗腹胀腹痛。中学时候,我一直被我的脾胃病所困扰,所以当时养成一个习惯,饭后或者临睡前顺时针、逆时针按揉神阙穴。
7. 下脘 (CV 10)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见图2-79)。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食谷不化;②小儿疳疾,痞块。
体会直刺1 1.5寸。上中下脘穴都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中脘最为常用,上脘用的最少。其实用下脘还是用上脘穴主要取决于腹胀腹痛的位置,靠上就取上脘,靠下就取下脘。
8. 中脘 (CV12)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79)。
主治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疳疾,黄疸;②癫狂痫,脏燥,尸厥,失眠,惊悸,哮喘。
体会直刺1 1.5寸。刚上面说了,中脘最常用,因为它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所以一切与脾胃有关的疾病都可以用中脘,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或多或少与其相关。而如果是因为要调理脾胃来协助其他脏腑气血的恢复时,我们是不会取上脘和下脘的,只会去取中脘。因为中脘才是调理脾胃最重要的穴位,它的作用类似于足三里。久病不愈,我们会去调理脾胃。比如面瘫日久,超过三个月没好,我就会加上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也可以用艾灸,我自己就尝试过,深刻体会到脾主水液代谢。按理来说,艾灸是补阳气的,灸完容易口渴,需要喝水,我艾灸中脘穴,往往灸的时候满口生津,因为我是一个脾虚有湿的体质,灸中脘补脾气,让水液四散布达,所以口舌生津。
9. 上脘 (CV 13)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见图2-79)。
主治①胃痛,呕吐,呃逆,腹胀;②癫痫。
体会直刺1 1.5寸。刚才说了上脘用的相对较少,但它除了脾胃病以外,还用于治疗癫痫,这里的所指癫痫,多数是“慢惊风”,和脾虚有关。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引起的疼痛都位于上腹部,所以实际上上脘穴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治疗癫痫,什么最有效?治疗期为多久?需要多少医药费?
治疗多久不好説各家医院治疗方法大同小异,但要看医院宰不宰你了。 至于钱只要医院教会患者家属如何叫病人吃药,花费不会太高,3000-5000元左右 如果病情严重上万都不过。 常规治疗 一、一般药物治疗: 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 ①大发作选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钠 0.6-1.2/d,卡马西平 600-1200mg/d等。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苯妥英钠 0.2-0.6/d,卡马西平0.2-1.2/d。 ③失神发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 mg/d。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10-20mg/次静注。 2.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逐渐增至发作控制理想而又无严重毒副作用为宜。 3.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特性及发作特点而定。 4.一般不随意更换、间断、停止西药,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脑电图正常,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5.应定期药物浓度监测,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二、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抗癫痫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度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癫痫复发。 一般将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抗癫痫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 但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抗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一线抗癫痫药。新的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等,目前比较新的是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片。 三、对于明确病因的癫痫,除有效控制发作外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可行立体定向术破坏脑内与癫痫发作的有关区域,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或慢性小脑刺激术。 五、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 1.积极有效的控制抽搐: ①安定,成人10-20mg, 小儿 0.25-1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抽搐停止。随后将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时10-20mg速度静脉滴注,连续10-20小时,日总量不超过120mg。 ②异戊巴比妥钠 成人0.5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缓慢静脉注射至发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变化。发作控制后应继续鼻饲或口服抗癫痫药物。 2.处理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利尿脱水减轻脑水肿,防止酸中毒等。 手术治疗 一、脑皮质病灶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癫痫发作起源于脑的局灶部位(致痫灶),而致痫灶又位于非重要功能区,切除致痫灶后不发生新的神经功能障碍。 2、病灶在脑功能区或临近部位,如果此处脑功能本身已有损害,而临床症状又不能恢复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3、癫痫灶已经形成,抽搐发作频繁,无自行缓解趋势,造成脑组织进行性损害,病程在2—4年以上者。 4、长期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并经血药浓度测定已达到有效浓度,但仍未获得显著疗效者。 二、前颞叶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癫痫病灶局限于一侧的颞前部,并结果头皮脑电图,蝶骨电极或鼻咽电极检查明确提示患侧有局限性癫痫爆发放电,而且至少要有三次以上的检查记录相一致;另外,亦应与临床及X线的检查相符者。 2、双侧颞叶均有癫痫放电的病人,须经颈动脉注射阿米妥钠检查后,证实为一侧病灶者,或虽系两侧病灶,但一侧较另一侧异常放电的指数超过四倍以上者。 3、颞叶癫痫经长期正规的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仍频繁,而控制无效者。 三、大脑半球皮质切除术 (一)手术适应症 1、偏瘫始于1岁以前的患儿,手术时期一般在7~8岁为宜。 2、一侧大脑半球萎缩,而健测正常者。 3、患侧大脑半球有多发致痫灶乃至累及整个半球者。 4、顽固性癫痫,患儿伴有性格的改变,如强迫观念,易冲动以及智力明显减退等。 5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或引起较严重的副作用者。 四、大脑联合切断术 (一)手术适应症 1、患有顽固性全身性癫痫多年,而且药物治疗难于控制,每月有四次以上癫痫大发作者。 2、癫痫灶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者,手术指征较强;癫痫灶位于上侧大脑半球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但疗效不及前者。 五、癫痫的立体定位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原发性癫痫和并有精神行为障碍者。 2、癫痫病因不明,癫痫灶也无法查出的各类癫痫患者。 3、脑电图显示双侧弥漫性改变,同步或非同步癫痫放电又无局灶性征象的患者。 4、严重顽固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药物难以控制频繁的发作(每日4次以上)者。 六、癫痫的小脑电刺激疗法 (一)手术适应症 1、广泛性顽固性癫痫,经长期药物难以控制的病人 2、癫痫发作类型有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大发作),肌阵挛发作及小发作的病人。 3、有确定性脑电图异常改变,智商(IQ)达70以上的病人。 4、较长期的癫痫发作,经各种检查排除颅内有占位变的病人。 七、激光手术治疗癫痫 利用激光手术刀切除致痫灶是一种不用开颅,可以达到切除致痫灶的新的先进治疗技术。 其优点1、能够准确的切除致娴灶;2、不会损伤正常的脑组织,并且有止血的功能;3、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方法缩短一半以上。 常用中药 石菖蒲: 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是最常用的抗癫中药。 马蹄香: 味微辛、苦、甘、淡,气香,性平,无毒。入肝、肾、小肠、膀胱经。内服利尿通淋、清热镇惊、解暑、消风散气、去积、活血。 钩藤: 味甘、微苦,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惊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牵牛子: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 缬草: 味辛微甘,性温,入心、肝二经,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 蜈蚣: 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有一定毒性。 全蝎: 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僵蚕: 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 地龙: 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 蝉蜕: 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 羚羊角: 咸、寒,归肝、心经。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 牛黄: 性味苦、凉,归肝、心经。功效熄风止惊、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 中医治疗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丰隆。配穴: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酌情选用4~6穴。背上针取0.6~1.5寸芒针循督脉透刺,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阴关。进针后中等频率(120次/分)捻转1分钟。额三针为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二针,取此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顶点沿督脉透针。余穴邪实用泻法,体虚用补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疗效:经上方治疗124例,配合三元辨证疗法,显效85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06%。 ②头针 取穴:癫痫穴,顶中线,额中线,顶旁线,枕上正中线,颞后斜线。 癫痫穴位置:风池内1寸上1寸,斜方肌尽头处。 治法:进针后用G-6805治疗仪通低频脉冲电30分钟,发作严重者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通电以麻感达到前额为好,亦可在脑电图病灶部位进行针刺通电。隔日1次。 ③穴住埋线 取穴:主穴:脊中、筋缩。配穴:大椎、长强、膻中、中脘、气海、内关。 治法:每次选1个主穴,辨证选用1~2个配穴。主穴常规消毒后,切开皮肤,用3号羊肠线3厘米埋人,不缝合。配穴用18号穿刺针埋线。每次埋线为一疗程,每疗程3个月。 疗效:用此法治疗816例,显效678例,有效138例,总有效率为10O%。大多数患者埋线1~4次。 ④艾灸 取穴:a.百会、大椎、身柱;b.前顶、神道、筋缩;c.百会、脊中、腰奇、鸠尾。 治法:上述三组穴位,顺序选用。每年小暑至处暑灸治1次,连续2~3年。穴位局部消毒,用0.2%普鲁卡因局麻,蒜汁涂抹后艾灸,头部穴位4~5壮,胸背部5~7壮或7~9壮,体弱及儿童酌减。灸位起泡处敷贴药油膏,并服食公鸡、鱼类以促使其化脓。药膏每日一换,至灸疤愈合。 (二)口服中药 口服中药较多,效果也不尽相同。中药讲究“对症施治”,同一种药不可能适合所有的癫痫病患者,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礞石滚痰散的不同药物配伍对癫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癫痫药物副作用大不敢吃 对服用抗癫痫药物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这些药物副作用太大,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智力低下等,从而拒绝服用药物治疗。 目前抗癫痫药物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但是只要患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使用这类药物,副作用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和解决的。相反如果不用药物治疗,任由癫痫发作,反而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智力水平下降,使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误区二:癫痫药物剂量越大控制越好 不少患者控制发作的心情迫切,开始服药时就把剂量用得过大或者把药物的剂量增加过快,从而导致副作用发生率增加。 对于诸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妥泰、拉莫三嗪等药物的初始剂量要从小剂量开始,不能把剂量增加得过快,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缓慢增加剂量,争取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